摘要 :
一、心理診斷技能 心理問題分類與診斷標準 心理正常與異常區(qū)分:依據“三原則”(主客觀統(tǒng)一,、精神活動協(xié)調、人格相對穩(wěn)定)排除精神病性障礙,。 心理不健康分類: 一般……
一,、心理診斷技能
- 心理問題分類與診斷標準
- 心理正常與異常區(qū)分:依據“三原則”(主客觀統(tǒng)一,、精神活動協(xié)調、人格相對穩(wěn)定)排除精神病性障礙,。
- 心理不健康分類:
- 一般心理問題:病程≤2個月,,社會功能輕度受損,情緒反應未泛化,。
- 嚴重心理問題:病程≥2個月,,社會功能明顯受損,情緒反應泛化,。
- 神經癥性心理問題:內心沖突變形(非現實沖突),,病程≥3個月,需排除神經癥,。
- 重性精神障礙鑒別:如精神分裂癥,、雙相情感障礙等,需結合癥狀(幻覺,、妄想等)和病程判斷,。
- 診斷工具與流程
- 常用心理測驗:
- 癥狀篩查:SCL-90(總分>160或單項≥2分有意義)、SDS(標準分≥53為抑郁)、SAS(標準分≥50為焦慮),。
- 人格評估:MMPI(臨床量表如Hs疑病,、D抑郁)、EPQ(E量表外向性,、N量表情緒穩(wěn)定性),。
- 診斷流程:收集資料→初步診斷→鑒別診斷→病因分析。
- 常用心理測驗:
二,、心理咨詢技能
- 咨詢關系建立技術
- 核心態(tài)度:尊重(無條件接納,、保護隱私)、真誠(適度表達,,避免自我發(fā)泄),、共情(設身處地理解來訪者)、積極關注(辯證看待來訪者潛力),。
- 參與性技術:傾聽,、開放式提問、情感反應,、內容反應(釋義),、具體化技術。
- 影響性技術:面質(指出矛盾),、解釋(理論分析),、指導(行為建議)、自我開放(適度分享經驗),。
- 咨詢方案與實施
- 咨詢目標原則:具體,、可量化、積極,、心理學性質,、雙方接受3。
- 療法應用:
- 合理情緒療法(RET):ABC理論,,與非理性信念(如“絕對化要求”)辯論,。
- 陽性強化法:靶行為定義、及時強化原則,、行為消退處理,。
- 放松訓練:呼吸放松法、漸進式肌肉放松法操作步驟,。
- 阻抗與移情處理
- 阻抗形式:沉默,、話題轉移、情緒發(fā)泄等,;處理方式:共情澄清,、分析阻抗根源(如恐懼改變),。
- 移情與反移情:識別來訪者的情感投射,咨詢師需保持專業(yè)邊界,,避免卷入,。
三、心理測驗技能
- 常用量表操作與解釋
- 智力測驗:韋氏成人智力量表(WAIS)的結構(言語量表,、操作量表),,總智商范圍(90-109為正常)。
- 人格測驗:
- MMPI:效度量表(如L說謊量表>10分無效),、臨床量表(如D>60提示抑郁),。
- 16PF:用于人格特質分析,標準分1-3為低分特征,,8-10為高分特征,。
- 癥狀評定量表:SCL-90的因子分解釋(如人際關系敏感、敵對),。
- 測驗報告撰寫
- 格式要求:測驗目的,、工具名稱、結果數據,、解釋(如“EPQ中N分70,,提示情緒不穩(wěn)定”),避免直接下診斷,。
四,、咨詢倫理與法規(guī)
- 倫理原則
- 保密原則及例外(如自殺傾向、刑事案件),。
- 避免雙重關系(不與來訪者有經濟或私人聯系),。
- 法律法規(guī)
- 《精神衛(wèi)生法》:心理咨詢師不得從事心理治療,需轉介精神科醫(yī)師,。
- 特殊群體倫理:未成年人需監(jiān)護人知情同意,,老年人需關注認知能力。
五,、高頻考點與易錯點
- 診斷類:神經癥性心理問題與神經癥的區(qū)分(沖突性質變形 vs 確診癥狀)。
- 測驗類:SDS標準分計算(粗分×1.25),、SCL-90陽性癥狀均分公式,。
- 咨詢技術:面質技術的適用情境(需建立在良好咨詢關系基礎上)。
六,、推薦學習資源
- 教材:《心理咨詢師(二級)操作技能》(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),。
- 題庫:官方真題集、心理測評模擬軟件(如MMPI,、SCL-90在線練習),。
- 拓展學習:中國心理衛(wèi)生協(xié)會培訓課程(含綜合考試與論文要求),。